#热点新知#
据报道,当荷兰武装部队司令艾赫尔斯海姆站在澳大利亚的土地上,对着镜头严肃警告"中国威胁"时,这场名为"护身军刀2025"的19国联合军演,终于撕下了最后一块遮羞布。3.5万兵力、40艘舰艇、350架战机,美英航母助阵——表面看是"史上最大规模"的武力秀,实则暴露了美国霸权体系的深层焦虑。
更讽刺的是,这场演习的核心区域,竟选在距离中国4000公里外的圣诞岛至珊瑚海。美军从关岛、硫磺岛调集战机南撤至澳大利亚,与其说是"威慑中国",不如说是在演练"战败撤退预案"。
特朗普(资料图)
而荷兰司令的喊话,则彻底暴露了这场闹剧的本质——一个被美国割了韭菜的欧洲国家,正试图把亚太盟友也拖下水。就在几个月前,荷兰刚被迫将军费开支提高到GDP的3.5%,如今这位司令跨越半个地球来教训澳大利亚"别对中国天真",活像赌输了的赌徒怂恿路人"一起翻本"。这种荒诞场面,让人不得不思考:美国主导的军事同盟体系,究竟还剩多少实际威慑力?
仔细分析这场军演,会发现至少三处经不起推敲的硬伤。
首先是地理位置的错位。美军将演习放在澳大利亚东西两侧的圣诞岛和珊瑚海,这种"安全距离"选择,与其作战目标宣称的"海上拒止"形成鲜明矛盾——难道美军认为未来冲突会爆发在澳大利亚家门口?更合理的解释是,美军正在为第一岛链失守做准备,演练如何将力量收缩至第二岛链的"安全区"。
特朗普(资料图)
其次是参演国家的"凑数"本质。尽管号称19国联军,但欧洲国家纯属象征性参与——德国只派了2艘巡逻艇,法国兵力不足百人。东南亚国家更是敷衍了事:菲律宾出动的是1997年服役的老旧巡逻舰,印尼和越南仅以观察员身份列席。就连核心装备也问题重重:英国"威尔士亲王"号航母因预算削减,舰载机数量仅有编制的60%;日本"伊势"号直升机航母至今未完成F-35B适配改造。这种"纸面繁荣",暴露出美国盟友体系的空心化。
最讽刺的是荷兰司令的"跨洋指导"。一个小国,其军方高层却跑到南半球教唆澳大利亚对抗中国。这种精神分裂式的操作,连澳大利亚网友都看不下去。
荷兰司令的表演并非偶然,而是美国全球战略的缩影。在俄乌冲突后,美国成功迫使北约国家将军费提升至GDP的2%以上,其中大部分用于采购美国武器。但当这套模式试图复制到亚太时,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抵抗。
就在荷兰司令喊话前,阿尔巴尼斯刚访问中国,强调"中澳关系"。这种务实态度,与欧洲政客对美国的卑躬屈膝形成鲜明对比。北约秘书长吕特为讨好特朗普,甚至当众称其为"爸爸",而澳大利亚防长则直言:"国防政策基于自身需求,而非国际比较。"
特朗普(资料图)
更耐人寻味的是英国防大臣约翰·希利的弄巧成拙。他在"威尔士亲王"号航母上突然宣称"英国准备为台海与澳并肩作战",随即又改口是"泛泛而谈"。这种进退失据,反映出美国盟友体系的内在矛盾:既想展示对华强硬,又怕真的激怒中国——毕竟英国这艘漏水航母的维修费,还要指望中国投资者呢。
面对这场军事喧嚣,中国展现出的淡定值得玩味。真正的威慑力从来不在阅兵式的规模,而在于能否为地区提供持续的发展红利。当荷兰司令要求澳大利亚"警惕中国"时,或许该先看看自己国家港口里堆积如山的中国制造集装箱。
历史终将证明,靠军事演习堆砌的威慑如同沙上城堡,而中国与亚太国家共同浇筑的发展基石,才是地区稳定的真正支柱。而跟着美国打仗的国家,最后都成了买单的冤大头。
宏赢策略-靠谱配资平台-申请股票配资-推荐配资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